最近有客人咨询可以终身全面保障的储蓄型重疾险事宜。父母都希望给子女最好的保障,到了40-50岁才考虑自身的保障。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保障全面的储蓄型重疾险赔偿杠杆都比较小。这篇文章比较了单次赔付重疾险和多次赔付重疾险哪个保障更全面,而保费更低。我们看一份香港重疾险只会看一些常见的重大疾病,小概率事件就不一一列举了。
储蓄型重疾险-单次赔付重疾险
香港友邦保险AIA | 英国保诚保险Prudential | 香港宏利保险Manulife | ||||
早期重大疾病 | 重疾 | 早期重大疾病 | 重疾 | 早期重大疾病 | 重疾 | |
癌症 | 癌 | 原位癌(包括癌前病变)(25%) | 癌 | 原位癌及早期恶性肿瘤 | 癌症 | |
心脏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心肌病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主动脉疾病的血管介入治疗或主动脉瘤 | 主动脉手术 | |
次级严重心脏病 | 心脏病 | 不适用 | 心脏病 | 次级严重心脏病 | 心脏病 | |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25%)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血管成形术及其他创伤性治疗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
脑 | 大脑动脉血管手术/脑动脉瘤/植入大脑內分流器 | 中风 | 不适用 | 中风 | 不适用 | 中风 |
中度严重脑部损伤 | 严重头部创伤 | 不适用 | 严重头部创伤 | 不适用 | 严重头部创伤 | |
次级严重细菌性脑膜炎 | 细菌性脑膜炎 | 不适用 | 细菌性脑膜炎 | 次级严重细菌性脑膜炎 | 细菌性脑膜炎 | |
早期脑退化症 | 不可还原之脑退化症 | 不适用 | 阿耳滋海默氏症 | 不适用 | 不可还原之脑退化症 | |
脑下垂体肿瘤切除手术 | 良性脑肿瘤 | 不适用 | 良性脑肿瘤 | 脑下垂体肿瘤切除手术 | 良性脑肿瘤 | |
肺 | 慢性肺病/肺切除手术 | 末期肺病 | 不适用 | 末期肺病 | 单肺切除手术 | 末期肺病 |
肝 | 肝脏手术 | 爆发性病毒性肝炎 | 不适用 | 不适用 | 肝脏手术 | 爆发性病毒性肝病 |
肝炎连肝硬化 | 慢性肝病 | 不适用 | 慢性肝病 | 肝炎连肝硬化 | 末期肝病 | |
肾 | 次级严重肾脏疾病 | 肾衰竭 | 不适用 | 肾衰竭 | 单肾切除手术 | 肾衰竭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失明 | 不适用 | 失明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失明 |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
结肠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严重溃疡性结肠炎 |
神经 | 不适用 | 运动神经原疾病 | 不适用 | 运动神经元病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柏金逊症 | 不适用 | 柏金逊症 | 不适用 | 柏金逊病 | |
骨 | 骨质疏松症连骨折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骨质疏松症连骨折 | 不适用 |
未知疾病 | 主要器官移植(于器官移植轮候册名单上) | 主要器官移植 | 不适用 | 主要器官移植 | 主要器官移植(于器官移植轮候册名单上) | 主要器官移植 |
不适用 | 不能独立生活(65岁) | 不适用 | 失去独立生活能力/完全及永久伤残(65岁) | 不适用 | 不适用 | |
不适用 | 末期疾病 | 3日深切治疗病房(30%) | 末期疾病 | 不适用 | 末期疾病 | |
以40岁女性,100万港币保额为例,共缴付25年保费 | ||||||
每年保费 | 25,680HKD | 26,770HKD | 23,070HKD | |||
第10年杠杆 | 3.99倍 | 5.72倍 | 4.36倍 | |||
到65岁杠杆 | 1.82倍 | 2.07倍 | 2.00倍 | |||
到100岁杠杆 | 5.52倍 | 7.83倍 | 9.32倍 |
比较3大香港保险公司的单次赔付重疾险中,友邦AIA和宏利Manulife较为全面,主要严重疾病都能覆盖到了,宏利保险的单次赔付重疾险的保费更低,保障的杠杆更高,适合现时预算不高的中年人士。英国保诚的单次赔付重疾险更适合在旧有的香港重疾险保单上增加多次赔偿保障,或者为医疗费用高的重大疾病增加保额,特别是癌症和心脏病的早期赔偿。而预算较为宽裕的,我们还是建议癌症、心脏病、中风多次赔付的储蓄型重疾险。
储蓄型重疾险-多次赔付重疾险
香港友邦保险AIA | 香港安盛保险AXA | 香港永明金融Sunlife | ||||
轻症 | 重症 | 轻症 | 重症 | 轻症 | 重症 | |
癌症 | 原位癌 | 癌(1年后持续,每月5%保额,直至受保人身故) | 原位癌(包括癌前病变) | 癌症(1年后持续,每月5%保额,100个月) | 原位癌 | 癌症(癌症持续等候期3年、心脏病、中风等候期1年,合共6次额外赔偿) |
心脏 | 不适用 | 心肌病 | 早期心肌病 | 心肌病 | 早期心肌病 | 心肌疾病 |
主动脉疾病的血管介入治疗或主动脉瘤 | 主动脉手术 | 主动脉瘤 | 夹层主动脉瘤 | 不适用 | 夹层主动脉瘤 | |
次级严重心脏疾病(包括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纤颤器) | 心脏病(心脏病及中风额外2次) | 次级严重心脏病 | 心脏病(心脏病及中风额外2次) | 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置入 | 心脏病(心脏病、中风等候期1年,合共6次额外赔偿) | |
微创进行直接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 | 冠状动脉手术 | 血管成形术/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血管成型术及微创性直接冠状动脉搭桥术 | 冠状动脉手术 | |
脑 | 不适用 | 中风(心脏病及中风额外2次) | 颅内动脉手术/脑动脉手术 | 中风(心脏及中风额外2次) | 颈动脉成形术及其他颈动脉手术 | 中风(心脏病、中风等候期1年,合共6次额外赔偿) |
中度严重脑部损伤 | 严重头部创伤 | 早期严重头部创伤 | 严重头部创伤 | 中度严重脑部损伤 | 严重头部创伤 | |
次级严重细菌性脑(脊)膜炎 | 细菌性脑(脊)膜炎 | 中度严重细菌性脑膜炎 | 细菌性脑膜炎 | 次级严重细菌性脑膜炎 | 细菌感染性脑膜炎 | |
早期脑退化症(包括早期亚尔兹默氏症) | 脑退化疾病(1年后,每年6%保额,直至受保人身故) | 中度认知障碍症 | 严重认知障碍症(1年后,每年6%保额,直至100岁) | 须作手术之脑动脉瘤 | 阿尔茨海默病 | |
脑下垂体肿瘤切除手术 | 良性脑肿瘤 | 脑下垂体肿瘤切除手术 | 良性脑肿瘤 | 脑垂体肿瘤切除手术 | 良性脑肿瘤 | |
肺 | 慢性肺病 | 末期肺病 | 单肺切除手术 | 末期肺病 | 间质性纤维化的肺病或移除单肺手术 | 末期肺病 |
肝 | 肝脏手术/单肺切除手术 | 慢性肝病 | 肝脏手术 | 慢性肝病 | 不适用 | 不适用 |
肝炎连肝硬化 | 暴发性病毒性肝炎 | 肝炎连肝硬化 | 爆发性肝炎 | 不适用 | 爆发性肝炎 | |
肾 | 肾小球肾炎合併肾病综合症 | 肾衰竭 | 单肾切除手术 | 慢性肾衰竭 | 次级严重肾病 | 肾衰竭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失明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失明 | 糖尿病引致的视网膜病变 | 失明 | |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肾衰竭 | 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肾脏病变 | 慢性肾衰竭 | 糖尿病引致的肾脏病变 | 肾衰竭 | |
结肠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中度严重溃疡性结肠炎 | 严重溃疡性结肠炎 | 中度严重溃疡性结肠炎 | 严重溃疡性结肠炎 |
神经 | 不适用 | 运动神经元病 | 不适用 | 运动神经元病 | 早期运动神经元病 | 运动神经元病 |
次級严重柏金逊症 | 柏金逊症 | 中度严重柏金逊症 | 柏金逊症 | 中度严重柏金森病 | 柏金逊症 | |
骨 | 骨质疏鬆症连骨折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严重骨质疏松症连骨折 | 不适用 |
未知疾病 | 主要器官移植(于器官移植轮候册名单上) | 主要器官移植 | 主要器官移植(于器官移植轮候册名单上) | 主要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 | 主要器官移植(于器官移植轮候册名单上) | 主要器官移植 |
不适用 | 不能独立生活(65岁) | 不适用 | 不能独立生活(75岁) | 不适用 | 不能独立生活(65岁) | |
深切治疗 | 末期疾病 | 深切治疗 | 末期疾病 | 末期疾病 | ||
复杂手术 | 复杂手术 | |||||
以40岁女性,100万港币保额为例,共缴付25年保费 | ||||||
每年保费 | 33,910HKD | 37,220HKD | 34,220HKD | |||
第10年杠杆 | 3.98倍 | 4.06倍 | 4.43倍 | |||
到65岁杠杆 | 1.23倍 | 1.70倍 | 1.44倍 | |||
到100岁杠杆 | 8.81倍 | 11.04倍 | 9.41倍 |
安盛AXA的储蓄型重疾险入场门槛上是最高的,但保障更为周全。从受保人未确诊到癌症细胞,已经可以赔付20%保额。到持续癌症期间所需的现金流,多次赔付重疾险的总保障最高达900%保额的受保重大疾病。另外,多次赔付重疾险还以现金流的方式包含高端医疗保险难以保障的脑退化症,还有各种复杂手术。储蓄型重疾险的缺点之一是对于年纪大的人中段的保障杠杆较低,利用即期年金保险可提高保障杠杆,以下是操作方法。
非终身的即期年金险提高保障型保险杠杆
以安盛保险AXA的多次赔付重疾险为例,一笔过缴付623,830HKD,每年可派出37,231HKD,持续25年,用以缴付保费。那么多次赔付重疾险首年的杠杆是2.4倍,第十年的杠杆是2.42倍,到65岁杠杆是2.53倍,到100岁杠杆是16.47倍。对于有能力一笔过缴付的家庭支柱来说,在得到全面保障的同时,也能提供较高的储蓄型重疾险保障额度。毕竟,香港重疾保险对家庭支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能补充部分的医疗费用外,它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家庭支柱在患病时的家庭费用支出,及早投保也能获得更大的赔偿杠杆。
文章标签:单次赔付重疾险/多次赔付重疾险 储蓄型重疾险Whole CI 即期年金/延期年金
更多单次赔付重疾险/多次赔付重疾险文章:
保障型保险:为什么高端医疗保险难以取代香港重疾险?「全数赔偿」也未必尽数赔偿
在没有高端医疗保险的年代,很多人配置保障型保险,都是一份大众医疗保险加一份香港重疾保险,因为一旦发生大病,医疗费用不菲,当大众医疗险的住院、手术赔偿额不足以涵盖医疗费用时,也有重疾险弥补。在《保障型保险:最便宜的保障型保险全保组合-香港医疗保险、香港重疾保险、香港人寿保险、香港意外保险》这篇文章中,医疗保险和重疾保险的本质区别是是否实报实销,高端医疗保险赔偿到医疗上的费用,而香港重疾险则可以补偿除医疗外的日常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