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和采购经理指数PMI一样都是评价宏观经济的先行性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影响消费者消费的行为,还影响未来投资的行为,包括储蓄。消费者信心指数通过调查的形式进行。当CCI显著降低的时候,首先影响的是大宗商品和非必需消费品的价格,继而是消费品的价格。另外,当政府意识到经济衰退的信号,就会采用适当的量化宽松政策,保持市场的资金流动性,相反,则会采取紧缩政策。
27个宏观经济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
宏观经济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英文全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简称CCI。消费者信心指数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通胀和利率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相对复杂,综合多个宏观经济指标,因此对投资者来说具有更加综合的参考价值。由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构成。前者指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生活的评价;后者指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生活发生变化的预期。它们分别由一些二级指标构成:对收入、生活质量、宏观经济、消费支出、就业状况、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储蓄的满意程度与未来一年的预期及未来两年在购买住房及装修、购买汽车和未来6个月股市变化的预期。该指数通过对城市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指数数值越高,表明消费者信心越强。
20世纪40年代,美国密西根大学的调查研究中心为了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周期的影响,首先编制了消费者信心指数,随后欧洲一些国家也先后开始建立和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量度目前及未来经济环境的相对水平。报告分为预期及修订两个版本,分两星期公佈。前者通常影响较大。报告综合来自约500名消费者的调查结果而成。如果指标比预期高,应视为美元强势/上涨,反之,则应视为美元弱势/走跌。
1997年12月,中国国家统计局景气监测中心开始编制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在广泛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于2002年初,在省市一级率先建立了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制度。2002年四季度,北京市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北京消费者信心指数”,并确定了今后按季度调查发布的制度。
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影响消费股、工业股和房地产股价格较多,是除了采购经理指数PMI之外又一宏观经济的先行性指标。亚洲经济以旧经济股较多,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都以低端的消费品、制造业出口为主,而台湾和南韩以半导体出口为主,日本则以高端制造业出口为主。亚洲经济数据增长不但依赖于亚洲市场的消费者,还有欧美等成熟市场的消费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推动GDP增长的两架马车,内需和出口。
文章标签:宏观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