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经理指数PM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都是衡量经济的重要指标。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定时会更着重采购经理指数,因为采购经理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同属先行性指标,而投资又是经济预期。采购经理指数则是每月公布的,而国内生产总值是每季公布的。
宏观经济指标-采购经理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简称PMI。全国最具代表性企业的采购经理的阅读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主要通过订单、生产、雇员、配送、存货等指标动态变化,来反映经济活动所处的周期状态。制造业及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指数分别于每月1号和每月3号公布。采购经理指数PMI最早起源于美国,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PMI体系。中国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开始每月发布1次中国采购经理指数。除此以外,汇丰中国每月也或会发布一份PMI报告,被大家称为“民间PMI”,其数据和官方存在出入,业内对此也是褒贬不一。
采购经理指数区间为1-100,50为PMI指数的荣枯分水线。处于荣枯分水线以上,说明经济在扩张,处于经济分水线以下,说明经济在收缩。每月初会根据市场以往趋势推测本月采购经理指数PMI的预期值,次月初公布实际值。如果实际值低于预期值,未来经济可能有消极趋势。反之经济则可能积极扩张。为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采购经理指数主要分为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部份国家)3种类型。PMI作为一个综合经济体系,涵盖了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指导企业经营提供了重要依据。
因采取快速、简便的调查方法,发布时间早于其他官方数据(PMI一般领先其他宏观经济指标1至4个月)。采购经理指数被市场誉为“投资决策风向标”。同时,PMI与GDP、PPI等指数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转折点往往领先于GDP几个月。采购经理指数PMI先导性和其他宏观经济指数的联动性,让其颇受政府及投资者的重视。密切关注采购经理指数PMI“荣枯线”,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方向,投资者们要想在投资市场有所斩获还需配合其他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全面分析。
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国内生产总值GDP
2015年,中国GDP总量成功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举目上下一片欢腾,但作为一名自豪的中国子民,我的生活水平好像并没有很大提升。宏观经济指标-GDP,英文全称Gross Domestic Product,中文叫做国内生产总值或本地生产总值,我国的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国际通用的GDP计算方法为GDP=国民总消费+投资总额+净出口,国民总消费包含所有最终产品、服务消费及政府支出。投资指国民投资产生的资本总额。出口至国家货物及劳务的净出口。因此,消费,投资及出口被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
本地生产总值GDP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考察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工具。通过GDP变动率,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周期内的经济变化程度。因此,各国政府都把本地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作为描述宏观经济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本地生产总值GDP的统计在现实情况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某人买了一件衣服花费500元,后因不合身退款后又选购了其他产品,同样花费500元。例子中的实质花费金额为500元,但GDP则统计为1000元。
另外,一个国家GDP数值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情况,中间存在贫富差距、人口基数等因素。例如,中国自2014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但若换作人均GDP,则世界排名在90名左右。总之,本地生产总值GD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最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之一,但要想全面了解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还要结合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综合分析。
文章标签:宏观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