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跌跌不休,港府月前宣佈一系列樓市鬆綁措施,終結長達14年的「辣招」時代,香港生活買物業無須再繳付額外印花稅和雙倍印花稅。移民香港以公司名義買物業,還是一種稅務規劃的方式。
香港樓市「辣招」起源
回顧香港樓市「辣招」起源,2008年金融海嘯後低利率下大量熱錢流入香港樓市導致樓價飆升,香港政府為壓抑樓市升勢及打擊短炒,2010年底引入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在兩年內轉售單位須繳付樓價5-15%稅款,轉售期其後改為三年。
當局在往後數年陸續「加辣」,增設買家印花稅(BSD)、雙倍印花稅(DSD)和新住宅從價印花稅(NRSD),向非本地人士及以公司名義的買家,以及購入第二套或以上物業的買家,徵收樓價15%稅款,2023年曾下調至7.5%。同時,金管局收緊按揭條件及實施壓力測試,大大提高買家入市門檻。
在辣招下香港樓市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只升不跌,但三年新冠疫情、美國加息和移民潮等因素終結了這個神話。去年二手房成交宗數創28年歷史新低,僅錄得29690宗,樓價也拾級而下。
香港政府全面撤辣
值得留意的是,樓市疲弱令發展商欠缺投地意欲,競投出價也相當保守,去年多達六幅地皮流標。香港政府長期靠賣地增加庫房收入,但2023/24年度地價收入僅194億元,遠低於原本預算的目標850億元,讓港府陷於更進一步的財赤問題。當局遂於今年2月28日《財政預算案》宣佈全面「撤辣」,取消2010年以來推出的各項辣招印花稅。金管局同日取消壓力測試,並放寬3000萬元以下自住物業的按揭上限至七成,非自住物業也由五成提高至六成。
現時移民香港生活買物業的印花稅稅率是多少?
香港買物業印花稅(住宅物業及非住宅物業)
樓價(港元) | 印花稅稅率 |
3,000,000或以下 | 100元 |
3,000,001至3,528,240 | 100元+超越3,000,000元的金額的10% |
3,528,241至4,500,000 | 1.5% |
4,500,001至4,935,480 | 67,500元+超越4,500,000元的金額的10% |
4,935,481至6,000,000 | 2.25% |
6,000,001至6,642,860 | 135,000元+超越6,000,000元的金額的10% |
6,642,861至9,000,000 | 3% |
9,000,001至10,080,000 | 270,000元+超越9,000,000元的金額的10% |
10,080,001元至20,000,000 | 3.75% |
20,000,001元至21,739,120 | 750,000元+超出20,000,000元的金額的10% |
香港出租房產物業稅
物業稅的稅率為全年淨租金收入的15%。全年淨租金收入即相等於稅務局所稱的「應評稅淨值」,是指物業在每個課稅年度(即每年的4月1日至翌年的3月31日)的淨出租收入,已扣除差餉、不能追回租金及修葺支出等事項。
移民稅務規劃-以公司買入香港房產只需股權轉讓稅,房產出租只需支付較低的企業所得稅
香港公司的企業所得稅較低,以「股權轉讓」方法獲得物業,是很好的稅務籌劃方法。由於這種操作之下的買賣,交易的只是公司股權,而不是直接物業買賣的話,就不必繳付買賣物業所需要的從價印花稅(AVD),而只需要繳付股權轉換的印花稅。但以公司名義買入香港房產,仍然需要繳付印花稅。
假如以A公司計劃買入價值800萬的第二層物業作計算:
一般物業買賣(非首次置業):800萬*3%(從價印花稅率)=240,000
股權轉讓形式:800萬*0.26%(股權轉讓稅率)=20,800
以公司名義出租,在每年租金收入在200萬以下,企業所得稅稅率在8.25%,而非繳交15%的物業稅。假如當年公司需要放售物業,企業所得稅就可能高達16.5%,因此,業主是轉讓公司,而非放售香港物業,則可避免上述出售物業所得的企業所得稅,而只需繳付股權轉讓稅率。
當然,以公司形式購買香港僅限於移民香港居住的人士較為方便,對於內地居民來說,不在香港居住,香港公司核定為稅務居民較為困難。也可以考慮以香港信托持有,享受以節稅為目的的稅務規劃。更多稅務規劃,請咨詢稅務顧問。
文章標簽:移民香港 移民稅務規劃Tax Pla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