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業數據/保監局/香港保險業聯會

資產傳承和財產保護:祖父母可以為孫子女投保香港保險嗎?

2023-09-28
現時人口老化加劇,加上出生率下降,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在此情況下,除了父母通過投保香港保險將財產直接留給兒女外,資產傳承更重要的意義其實是傳給孫子女。從現實來說,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把財產傳給五十多歲的孩子又有多少意義,孫子女才承載著家族的未來和希望。本文探討一下哪些香港保險可以為孫子女投保?香港友邦保險AIA英國保誠保險Prudential香港安盛保險AXA香港宏利保險Manulife人壽...

香港保險冷靜期是什麽?投保香港保險如何退保五問五答

2023-09-11
投保保險前,投保人都需要冷靜思考。香港保險冷靜期(cooling off period)是一項重要的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機製。它為消費者提供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內可以重新考慮自己的購買決定,了解香港保險的合同條款,並根據自身的情況作出最終決定。本文提供五條常見的保險冷靜期問題供大家參考。香港保險冷靜期是什麽?規定時間是多長?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的指引,人壽保險保單一般屬長期性質,而選擇投保人壽保...

保監局數據:上半年內地客新造業務保費按年飈58倍 香港保險業第二季總保費超疫前21%

2023-09-01
保監局公布今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承接著首季的強勁增長,加上持續受惠於去年同期基數偏低,今年上半年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上漲至319億元,按年增58.1倍,亦較2019年同期錄得263億元多21%。保監局續指,這反彈由終身壽險和危疾保障需求帶動,佔已發出保單份額89%,而有27%保費則涉及香港銀行機構提供的保費融資安排。此客戶群組購買的香港保險保單中約96%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香...

投資相連保險ILAS&PLP江湖變局:2023年新增13款產品,市場推動意願較強

2023-08-08
香港的投資相連保險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截至2023年8月2日,香港證監會認可的與投資有關的人壽保險計劃(即投資連結保險)已有315款。而從2015年至2022年期間,香港證監會認可的上述投資相連保險產品的規模一直在300款左右。時隔8年,為何投資相連保險產品的數量會大幅增加?香港保險機構為何在今年加大對投資相連保險產品的開發及銷售?多位香港保險業負責人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多...

保監局數據:首季內地客來港新香港保單保費增27倍 香港保險業恢復至疫情前75%

2023-06-02
保監局公布2023年首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1,472億港元,按年下跌7%。在長期業務上,內地訪客新造業務保費按年上升26.86倍至96億元,相等於個人業務總額20.5%,相比2019年首季的128億元(26.4%)。保監局解釋,主要由於跨境人流恢復正常釋放了壓抑多時的需求,加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保監局表示,首季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新造保單保費按年升10.7%...

六項保監局規定,八大原因告訴你,香港保險公司不可能破產!

2023-05-10
在大家的認識中,國內保險公司是國家的,國家就是堅實的後盾;而香港保險公司大多是外資,誰來當後盾?香港保險市場是亞洲最大保險市場,保險業是香港最古老的行業,香港保險業已經走過了170多個年頭,從未有保險公司破產案例。香港保險公司不可輕易破產在香港經營保險業務的大多是世界頂級跨國保險公司,加上香港完備的體制,沿用英國法律體系嚴格的監管,都予以投保人高度誠信和全面保障。有人說內地保險公司不會倒閉,...

保聯冀重塑香港保險業國際地位 鼓勵設地區總部 提高再保險能力

2023-04-14
香港保險業本地市場業務發展理想,但在國際保險市場的份額仍偏低,香港保險業聯會的「重塑香港為國際保險樞紐」智庫主席文德華認為,香港作為國際保險中心,以再保險毛保費為例,市場份額最少要高過新加坡。為重塑香港作為國際保險中心地位,智庫建議香港加速成為大中華區基建投資的投資者及提升承保國際風險的能力,包括提供優惠及支援,以便保險集團在港設立總部或建立新業務及把香港定位為大中華區的專業風險管理中心。再...

保監局臨時便利措施本月底後取消 設一個月過渡期安排復常

2023-04-04
據香港保險業監管局消息,鑒於疫情最新發展以及政府已取消所有強制佩戴口罩的規定,保監局於今日發出通函,通知所有獲授權的人壽保險公司,臨時便利措施將於2023年4月30日後取消。臨時便利措施在2020年初推出,旨在因應疫情不便親身銷售期間,容許以非面對面方式分銷特定的保障型保險産品。爲給予香港保險公司足夠時間調整內部程序和處理2023年4月30日或之前遞交的投保申請,香港保險公司將有一個月過渡期...

保監局數據:2022年內地客赴港簽單額增兩倍 佔整個香港保險業市場僅1.5%

2023-03-20
保監局公布2022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全年香港保險業毛保費收入按年跌7.7%至5560億元。期內,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為21億元,按年增兩倍,但佔整體個人業務僅1.5%,遠較2019年疫情前的25.2%為低。保監局表示,2022年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按年跌9.1%至4914億元。當中,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保險)業務,其保費收入為4126億元,按年跌7.6%;個人人壽及年金...

舊版分紅保單須披露紅利實現率 保監局修訂指引2024年起生效

2023-02-20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修訂指引,包括要求香港保險公司須就2010年後曾發出的新保單,及仍有有效保單存在的分紅保單或萬用壽險產品系列,披露紅利實現率和過往派息率,有別於修訂前要求由2010年起,及於最近5年內曾發出新單的分紅保單才需要披露的做法。新規定將於明年1月起生效。保監局指出,有關修訂目的是加強分紅保單的披露和透明度,提升對投保人的保障。每年中發布 統一名稱分析認為,今次保監局修訂指引,令香港...

香港保險業聯會:再保險保費勁升 恐轉嫁客戶

2023-02-08
香港保險業聯會主席黃子遜表示,近年大型天災頻生,全球再保險市場涉及龐大賠償,令再保險公司大幅調升保費,儘管香港保險公司面對再保的加價情況暫仍算溫和,若情況持續,保險公司一旦負荷不來,或要把成本轉嫁客戶或修訂保單條款。另外,去年香港保險公司流失率達10%至20%,較正常僅數個百分點為高,保聯希望隨著防疫措施取消、恢復通關,以及政府搶人才等相應措施落實,今年人才流失情況會有所改善。天災頻生致賠付...

瑞銀估計今明年香港保險業銷售雙位數增長

2023-01-16
今年香港與內地有序通關,香港保險業有望迎來強勁復蘇。瑞銀亞洲保險和非銀行金融行業研究執行董事朱曉葦相信,香港保險產品在多方面仍有吸引力,通關可釋放壓抑需求,料整體新單銷售今明兩年錄強勁雙位數增幅。內地及香港封關近3年,通關後內地客會否仍然熱衷於香港保險產品?香港保險產品長遠收益率比內地同類產品高。雖然內地保險保證回報的確較為吸引,但香港保險公司投資相對限製較少,可投資更多美元資產等,配置靈活...

香港保險業內地客投保盼次季強彈 通關購買力勢重臨

2023-01-03
香港政府正爭取最早於1月8日與內地首階段通關,市場期望內地客重臨,可帶動已停滯近3年的內地訪客投保業務復蘇。有香港保險業界人士憧憬,內地訪客業務最快可於今年第二季明顯反彈,期望生意下半年有機會恢復至疫情前的七、八成;惟有行內人士對復蘇程度未敢樂觀,認為過去3年已有不少主打內地客的香港保險代理轉職或流失,質疑是否有足夠人手配套拓展內地客生意,加上他們的投保意欲仍不確定,故對內地投保金額能否迅速...

香港保險業藍圖:研連接中港保險市場可行模式

2022-12-05
政府發表香港保險業的發展策略藍圖,稱將與保監局和市場持份者緊密合作,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和成熟完備的保險樞紐定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保險業在香港金融市場發揮獨特和重要作用。當下環球市場參與者因應疫情打擊和地緣政治局勢,正重新評估並調整其風險管理的優次。目前正是政府公布策略藍圖的適當時機,以闡述政府發展香港保險業的願景和方向,把握國家「雙循環」發展策略的契機、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保監局數據:香港保險業升溫 內地客首三季新香港保單保費升1.1倍

2022-11-30
保監局公布今年首三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毛保費總額4327億元,按年下跌5.1%。期內,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為10億元,按年升1.11倍,因個別保單交易及2021年同期基數較低而顯著回升,佔個人業務總額0.9%。此客戶群組購買的保單中約95%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終身壽險、危疾保障及醫療保障分別佔保單的份額為35%、32%和23%。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3814億元,按年下跌6.3...

保監局:大灣區保險售後服務中心踏入最後階段

2022-10-13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行政總監張雲正出席論壇時透露,大灣區保險售後服務中心已踏入最後階段,現時最主要是待中央「拍板」,因始終涉及跨境支付,但相信不久會正式推出。他表示,大致框架已差不多準備好,內地歡迎相關安排,但當中細節如可推出的產品種類、資金如何流轉、中心的數目及位置等仍需有待確實,理解內地未做過的安排都會謹慎行事。不過,過去兩年疫情已清晰顯示,大灣區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為必要的,「買張保單難道要(...

香港保險業數據:自願醫保計劃VHIS破百萬單 逾半40歲以下

2022-09-03
自願醫保計劃VHIS推出至今逾3年,醫務衞生局表示,保單數目已突破100萬大關,雖然醫療保障的整體市況受新冠疫情影響,但自願醫保計劃仍有穩步增長。截至今年3月底,認可產品的保單數目達104.5萬張,當中53%受保人為40歲以下,約33%更是30歲以下,反映自願醫保計劃有效吸引年輕人士投保,為日後醫療需要未雨綢繆,情況令人鼓舞。自願醫保計劃整體償付比率平均89%香港保險業數據亦顯示,去年有多達...

保監局數據:2022年上半年內地訪客新造業務保費升150% 香港保險業受惠去年低基數效應

2022-09-02
保監局公布2022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2999億元,按年跌2.3%。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為5.4億(升150%),因個別保單交易及2021年同期基數較低而顯著回升,佔個人業務總額0.7%。保監局指,內地訪客群組購買的保單中,約95%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筆過支付),危疾保障、人壽保障及醫療保障,分別佔保單的份額為32%、32% 和 26%。上半年整體長期有...

保監局:利用雙循環機遇強化港全球金融風險管理中心角色

2022-06-06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今日發表以「把握新常態機遇」為題的《2020-21年報》,概述報告年度內的主要活動及事項。保監局行政總監張雲正說,保監局利用國家「雙循環」策略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更緊密聯系所帶來的機遇,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金融風險管理中心和區域保險樞紐的角色。促成首度發行巨災債券、落實執行集團監管架構及聚焦於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是其中一些顯著成果。張雲正補充說,面對新型肺炎疫情,推出針對性...

保監局歡迎香港保險業再發行保險相連證券

2022-06-05
鼎睿再保險周五宣布,透過新成立特定目的保險公司Black Kite Re Limited,成功完成保薦及發行總值1.5億美元(約11.8億港元)的144A巨災債券,為日本颱風造成的行業損失提供保障。保監局表示,歡迎香港第二度發行保險相連證券ILS,並稱此發行可受惠於政府推出的保險相連證券資助先導計劃。保監局:爭取成環球風管中心鼎睿與Black Kite Re簽訂轉分保協議,Black Kit...

保監局數據:內地客2022年首季香港保險業新單保費飆2.3倍

2022-06-01
本港首季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為3.45億元,因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故按年增長2.35倍,佔個人業務總額僅0.8%;首季內地訪客新造保單1029份,按年增加102份或11%。另外,投資相連保險ILAS新造保單保費連升6季後斷纜,首季按年跌27.2%至46億元。市場人士指出,第五波疫情下社交距離措施影響保單銷售,但對投連險走勢仍審慎樂觀。投資相連保險保費掉頭跌27%保監局統計顯示,以壽險業務...

香港保險業適時推行風險為本資本制度

2022-05-30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3日)表示,現時香港保險業的資本充足制度未有考慮個別保險公司的風險因素,因而建議修訂法例,並認為現在是適當時候推行風險為本資本制度,以確保香港保險業的規管架構與時並進。許正宇表示,風險為本資本制度的其中一個特點,是向香港保險公司提供誘因以加強它們自己的風險管理文化。在新制度下,實施穩健的風險管理並採用較好的資產及負債管理的香港保險公司將承受較低的資本要求。目前...

香港保險賠償:食衞局研自願醫保計劃電子平台 提升保障型保險理賠效率

2022-04-25
自願醫保計劃VHIS推行已近3年,食物及衞生局或再有新猷。據悉,該局正研究構建一個處理保障型保險賠償的電子平台之可行性,以令保障型保險的賠償更有效率,該局並已委任德勤為顧問,開展有關的研究,正向各方諮詢意見,預期今年內完成。有香港保險業人士表示,不反對任何可提高香港保險賠償效率的措施,惟目前已有香港保險公司為投保人提供電子索償的渠道,希望當局研發的醫保索償電子平台能發揮更多的功能,提供更多增...

胡潤財富報告:內地千萬資產家庭增至206萬戶 有利於香港保險業發展

2022-04-20
胡潤研究院與青島意才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聯合今日(14日)發布《2021意才·胡潤財富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月1日,中國擁有600萬元總財富的「富裕家庭」數量已經達到508萬戶,按年增長1.3%。據內媒《財經》報道,擁有千萬元總財富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206萬戶,比上年增加4萬戶,增長率為2%;擁有億元總財富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13.3萬戶,比上年增加3,300戶,增長率為2.5...

香港保險業:學者倡拓長期護理保障產品

2022-04-06
長者患重癥風險較高,而本地老人院舍不足,大規模爆發傳染病的後果更令人擔憂,今次新冠肺炎正突顯香港長期護理保障缺口問題。中大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陳偉森認為,香港保險業、商界和政府應合力研究拓展和推廣相關產品,讓長者在晚年有更充分的保障。促政商合力推廣補缺口參考海外,投保人可定期繳款購買長期護理保障,當長者不幸遇上意外或重病而需要接受長期護理,保險公司會定期發放賠償支持日常護理開支。陳偉森指出,外國...

保費融資投保分紅保單規管收緊 須列明標準及規定 2023年1月實施

2022-04-03
近年投保人士利用保費融資Premium Financing購買壽險的做法日趨普及。保監局及金管局推出措施,以加強對投保人的保障,包括新發保費融資的《重要資料聲明書》,列出利用保費融資要考慮的因素及涉及的風險,提高風險披露水平,並發出通函,釐清利用保費融資投保的監管標準和規定,涵蓋負擔能力評估、為可能過度槓桿借貸的客戶施加額外措施等範疇。保監局金管局發《聲明書》通函保監局表示,註意到保費融資業...

香港保險業調查:九成保險從業員首兩月收入下跌

2022-03-18
香港人壽保險從業員協會調查顯示,受到第五波疫情影響,九成受訪香港報信從業員於今年1至2月的收入均錄得下跌,51%表示收入下跌90%或以上,四成表示錄得50%至80%不等的跌幅。該協會建議政府及有關當局為從業員提供援助,包括向每位合資格香港保險中介人發放1萬元現金援助、4月發放的電子消費券可納入購買指定的保險產品。目前從業員市面有200多間店運作中,疫情令人流變得稀疏,經營困難,要求政府將香港...

保監局公布2021年香港保險業數據 內地客在港投保額跌90%

2022-03-13
保監局公布2021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降至約6.88億元,按年下跌89.9%,佔個人業務總額0.4%。向這類型顧客發出的保單約96%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筆過支付),危疾保險、終身人壽保險及醫療保險分別佔保單的份額為38%、33%和19%。期內,毛保費總額6027億元,按年輕微下跌0.9%。有效長期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5408億元,按年跌1.3%,主要包括...

香港保險業:去年投資相連保險新單保費飆1.4倍

2022-03-12
去年投資相連保險業務新造保單保費308億元,按年增長1.4倍,單計第四季為89億元,按季上揚4.7%,惟增速有所減慢。市場人士指出,投資相連保險業務增長強勁,相信是投資者希望在低息環境下尋求較高回報所致,暫難估計今年全年升幅,然而,由於不少香港保險公司首季聚焦銷售扣稅產品,或會令投資相連保險首季增長放緩。內地客業務縮九成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中港仍未恢復通關,導致香港保險公司的內地訪客業務進一步...

香港保險業聯會料僱員補償財險盈利水平進一步收窄

2022-03-11
香港保險業聯會表示, 由於經濟衰退、市場趨勢疲軟,預料僱員補償以及財產保險的盈利水平將進一步收窄。保監局今日公布2021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其中投資相連保險業務,新造保單保費為308億元,按年升1.41倍。對此,香港保險業聯會認為, 盡管投資相連保險產品集多功能於一身,但投資相連保險市場的滲透率和發展程度,遠遠落後於其他成熟保險市場,建議監管機構提供便利措施,協助香港保險業界推出投資相...

共3頁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