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壽保障-比較定期人壽保險Term Life保費及續保年期

保障型保險及儲蓄型保險:如何區分投保人、受保人和受益人角色?分紅保單後備受保人是怎麼回事?

2023-05-16
香港的儲蓄型保險比其他國家的儲蓄型保險有更多的資產隔離和財富傳承功能,這些功能都是通過設立投保人、受保人和受益人實現的。香港的保障型保險較為簡單,父母為自己購買人壽保障,只需設立父母為投保人和受保人,子女為受益人,子女長大以後,隨時可以轉換投保人。儲蓄型保險則較為覆雜,在投保人可以在生前決定,在投保人身故以後,保單是繼承財富或身故賠付。子女及其後孫子繼承保單我們一般會建議設立後備受保人的做法...

香港保險核保:保障型保險簡易核保是什麽?簡易核保對帶病投保人壽保障有多重要?

2023-01-05
相信很多人都有投保定期人壽保險Term Life或終身人壽保險Whole Life的經驗,人壽保障對亞健康的帶病投保人士會有加費受保的情況,被保人也要出示健康證明。對於高風險人士獨立理財顧問都不建議投保保障型保險。香港醫療保障、香港危疾保障的入場門檻都比人壽保障要高。香港少部分返還型的定期人壽保險或者終身人壽保險接受簡易核保,免卻受保人的健康證明,降低入場門檻。終身人壽保險或返還型定期人壽保...

3年間,定期人壽保險保費(Term Life)減價34%

2021-09-27
香港人壽保障密度及滲透率居全球首位,然而港人偏向具有儲蓄或投資成份產品,純保障型保險的定期人壽保險Term Life於2019年市佔率僅得0.9%。不過,近年越來越多保險公司進軍香港市場,加上數碼渠道興起,令定期人壽保險保費近年出現減價戰,3年間減幅達34%。定期人壽保險保費通常較為便宜,令賠償倍數(杠桿)較終身人壽保險高。若受保人於保障期內身故,受益人便可按條款得到一筆過的身故理賠金。定期...

保障型保險:一篇文章搞懂定期人壽保險怎麽買,讓您輕松還清物業按揭債務

2021-07-08
香港人壽保障最基本的功能是對沖壽命的風險。所謂「風險」,即是在身故後遺留一堆仍未解決的財務責任,在失去家庭主要收入時仍可維持現有的生活。一般而言,家庭支柱的負擔包括家用、物業按揭、子女教育、供養父母、供養兄弟姊妹、信用卡卡數、家屬的保費支出及其他負債等,所以香港人壽保障一直以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市場上也有一部分是保障終身的定期人壽保險Term Life,也可以做遺產規劃,畢竟香港人壽保障有避...

香港保險賠償:定期人壽保險的不保事項有哪些?為什麽定期人壽保險鮮有爭議?

2021-07-05
定期人壽保險Term Life具有"低保費、高保障"的優點,保險賠償金的給付將免納所得稅和遺產稅。受保人身故,保單受益人可取得賠償。香港人壽保障對身故原因亦少有爭議,因為它的不保事項很少,這也是香港人壽保障與其他保障型保險的一個大分別。若果讀者比較兩者的不保事項,便會發現其他保障型保險(如危疾保障、醫療保障)的不保事項之多令人眼花撩亂。反之,香港的Term Life中,不保事項通常寥寥可數,...

保障型保險:最便宜的保障型保險全保組合-香港醫療保障、香港危疾保障、香港人壽保障、香港意外保障?

2021-02-17
保障型保險種類繁多,如果預算有限,怎麽配置一個保障型保險的全保組合,且保障度足夠?所謂的保障型保險,無非是香港醫療保障、香港危疾保障、香港人壽保障、香港意外保障。香港保險經紀總會推薦一些終身人壽保險、終身危疾保險產品,究竟是不是真的有需要?其實在相同預算的情況下,反而投保定期人壽保險和定期危疾保險能提供的保額更高。下面將對定期保障性保險-定期危疾保險、自願醫保、定期人壽保險、定期意外保險和終...

保障型保險VS儲蓄型保險:用數據分析「定期人壽保險Term Life」、「終身人壽保險Whole Life」及「長期儲蓄保險Endowment」的杠桿原理

2020-01-29
什麽叫杠桿? 金融杠桿原理就是“以小搏大”。西元前3世紀,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用幾何方法推導杠桿原理,宣稱“給我壹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整個地球”-《論平面圓形的平衡》。這個有趣的理論同樣可以用在香港保險行業,用杠桿比率去探討「定期人壽保險Term Life」、「終身人壽保險Whole Life」及「長期儲蓄保險Endowment」的杠桿原理。

共1頁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