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對於內地居民而言,香港保險具有巨大的誘惑力,直到突然襲擊的疫情。香港2021年上半年,內地訪客的日均保單數只有11張,而在兩年前,這個數字是1187張。巨大的落差之下,有些保險代理黯然離開,有些還在一邊懷念年進百萬的“賺錢效率”,一邊等待著香港保險行業的曙光。保險公司也在為生存做著各種努力嘗試。比如,香港保險巨頭英國保誠正在申請澳門保險牌照,計劃於2022年第一季度開放澳門投保。
在封關的600余天裏,香港保險新造保費嚴重下降
最近“雙方正相向而行,兩地恢覆‘通關’的工作正有序推進。”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11月初答記者問的表態,激活了不少沈寂已久的港險團隊微信群,身處寒冬的香港保險代理人在煎熬中等待和眺望。在封關的600余天裏,昔日火熱異常的香港保險業出現近幾年來最大一次危機。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內地訪客新造業務保費僅為2億港元,相較2020年同期的62億港元同比下降96.5%。2016年峰值時,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是727億港元。
然而,新冠肺炎影響本港經濟,失業率高企,不少人入行從事售賣保險。翻查資料,截至今年上半年,本港有近12.7萬名各類保險中介人,有望創近5年新高!到底疫情對保險業有幾大影響?內地客無法來港令保險生意影響有幾嚴重?下面我們一起用數據說話,看下這幾年香港保險業都發生了啥?
全港有8.8萬位香港保險代理,較2019年前上升近2萬
現時本港持牌香港保險中介人分為三類,除包括受僱於保險公司的中介人外,還包括在代理保險產品公司工作的中介人(代理人),以及替客戶向各保險公司投保的經紀。根據保監局數字,截至今年年中,本港有8.9萬及受僱於香港保險公司的中介人,較2019年前多2萬,連同保險代理人和經紀,全港共有12.7萬名保險中介人。
至於保單收入方面,長期保單一直是香港保險業主要收入來源。疫情期間,香港保險業的保費收入依然上升,去年毛保費總額達5,813億元,較2019年上升2.5%,是5年內最高,2021年上半年總毛保費達3070億,較去年同期下跌2.2%。
保險代理屬於自僱人士,主要收入來自傭金。疫情期間經濟活動減緩,香港保險業同樣受影響,2020年新造保單減至100萬份,保費總收入亦下跌至1,196億港元,兩者均比2019年少兩成,創2014年以來新低。
過往有不少內地訪客在香港投保,主要購買人壽保險及年金產品,佔本港新造個人人壽業務保單保費約3成。受疫情影響,內地訪客業務大跌,上半年內地訪客新造的人壽保險僅2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96.5%,僅佔個人業務總額0.3%。
雖然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大減60億元保費,但今年上半年整體長期香港保險業務新造保單有805億元,較去年同期多150億元。保監局早前表示,儘管新冠肺炎帶來的不確定性持續,2021年上半年的長期業務新造保單保費仍然錄得按年22.9%增長,認為本港處於內地訪客業務停滯不前的情況下,表現異常亮麗。
文章標簽:香港保險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