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和采購經理指數PMI一樣都是評價宏觀經濟的先行性指標。消費者信心指數影響消費者消費的行為,還影響未來投資的行為,包括儲蓄。消費者信心指數通過調查的形式進行。當CCI顯著降低的時候,首先影響的是大宗商品和非必需消費品的價格,繼而是消費品的價格。另外,當政府意識到經濟衰退的信號,就會采用適當的量化寬松政策,保持市場的資金流動性,相反,則會采取緊縮政策。
27個宏觀經濟指標-消費者信心指數
宏觀經濟指標-消費者信心指數,英文全稱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簡稱CCI。消費者信心指數反映消費者信心強弱的指標。是綜合反映並量化消費者對當前經濟形勢評價和對經濟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預期以及通脹和利率的主觀感受,預測經濟走勢和消費趨向的一個先行指標。消費者信心指數相對覆雜,綜合多個宏觀經濟指標,因此對投資者來說具有更加綜合的參考價值。由消費者滿意指數和消費者預期指數構成。前者指消費者對當前經濟生活的評價;後者指消費者對未來經濟生活發生變化的預期。它們分別由一些二級指標構成:對收入、生活質量、宏觀經濟、消費支出、就業狀況、購買耐用消費品和儲蓄的滿意程度與未來一年的預期及未來兩年在購買住房及裝修、購買汽車和未來6個月股市變化的預期。該指數通過對城市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指數數值越高,表明消費者信心越強。
20世紀40年代,美國密西根大學的調查研究中心為了研究消費需求對經濟周期的影響,首先編制了消費者信心指數,隨後歐洲一些國家也先後開始建立和編制消費者信心指數。美國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量度目前及未來經濟環境的相對水平。報告分為預期及修訂兩個版本,分兩星期公佈。前者通常影響較大。報告綜合來自約500名消費者的調查結果而成。如果指標比預期高,應視為美元強勢/上漲,反之,則應視為美元弱勢/走跌。
1997年12月,中國國家統計局景氣監測中心開始編制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北京作為全國的首都,在廣泛借鑒國內外經驗的基礎上,於2002年初,在省市一級率先建立了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制度。2002年四季度,北京市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北京消費者信心指數”,並確定了今後按季度調查發布的制度。
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影響消費股、工業股和房地產股價格較多,是除了采購經理指數PMI之外又一宏觀經濟的先行性指標。亞洲經濟以舊經濟股較多,中國和東南亞國家都以低端的消費品、制造業出口為主,而台灣和南韓以半導體出口為主,日本則以高端制造業出口為主。亞洲經濟數據增長不但依賴於亞洲市場的消費者,還有歐美等成熟市場的消費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推動GDP增長的兩架馬車,內需和出口。
文章標簽:宏觀經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