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投保人會利用保費融資(Premium Financing,或俗稱抵押保單),冀以最低的成本購買得到大額的保障。保監局及金管局指出,正就香港保險銷售和融資業務,向香港保險公司及包括銀行在內的香港保險中介人進行聯合審查,有需要時會作出跟進或提出監管意見。香港保險業界人士認為,目前全球利率低企,或再觸發保費融資熱潮,監管機構此舉是希望在銷售及融資過程上,香港保險中介人與銀行除了要確保客戶明白潛在風險外,提供相關服務時亦要小心,避免日後因溝通不足出現爭拗及其他問題。
確保了解保費融資風險
有香港保險業界人士稱,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不少國家及地區央行採取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令全球利率處於低水平,最近保費融資有增長的趨勢。惟保費融資有一定潛在風險,如利率掉頭上升,投保人可能會蒙受損失,儘管投保人是向銀行融資,保監局也要求香港保險的《財務需要分析指引》(FNA)加入保費融資的元素,確保香港保險中介人及投保人有清晰溝通,避免日後出現爭拗。
保監局回應說,該局去年9月發出的《財務需要分析指引》(《指引30》)已列明,在分析財務需要時,如客戶有意使用保費融資,香港保險中介人在評估客戶繳付保費的能力及意願時,必須考慮相關因素。據悉,指引雖已生效,但有12個月過渡期,基於疫情影響,過渡期會延至明年3月底。
該局同時提到,正與金管局就香港保險銷售及融資業務,向香港保險公司及包括銀行在內的香港保險中介人作聯合審查,有需要時會就相關業務提出監管意見。
金管局發言人說,在日常監管中一直關註銀行的保費融資活動,為檢視香港保險業界在這方面的合規情況,與保監局就銀行、香港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機構的香港保險銷售及保費融資業務進行聯合審查,了解情況及在有需要時作出跟進。當局重申,一直要求銀行在銷售香港保險產品過程中採取措施保障客戶。此外,該局要求銀行以審慎貸款準則,經營包括保費融資的各類業務。
香港保險經紀協會主席關世明相信,保監局與金管局就保費融資的聯合審查,或因保監局去年起接管中介人的監管工作,希望把過去自律監管的操作更加規範化;同時,當局可能關註到超低息環境,有更多人會利用保費融資,故提醒保險中介在銷售過程中,若利率一旦逆轉時,客戶有否足夠財力支持繳付保費,不宜隨便建議客戶使用抵押保單。
所謂保費融資,是客戶以保單價值作抵押。簡單而言,假設香港大額保單保障額為500萬元,保費為100萬元,投保開始首日保單已有現金價值70萬元,則投保人以保單作抵押向銀行借貸,倘獲銀行批出其首日現金價值的90%為貸款,便可獲取63萬元借貸,意味投保人本身僅出資37萬元便可投保。
監管規範化 部署「保險通」
市場人士解釋,由於大額保單有指定回報,如2011年大額保單保證回報有4.5厘,當時融資成本不足2厘,客戶透過保費融資,可以套利兩厘多,故保費融資一度甚為流行,不少銀行的高端客戶特別是私人銀行及內地客戶,都有透過保費融資購買大額保單。不過須留意,保費融資涉及一定槓桿成份,倘息率逆轉上升,大額保單回報未必能抵消到融資成本,若借貸金額太大,影響性可能更甚。
有銀行界人士表示,數年前美國加息,金管局已關註利率上升會否牽連保費融資的履約能力,不時向銀行查詢有關業務情況,近期利率走勢趨低,確實增加投保人利用保費融資的誘因,惟目前保單的回報未必如數年前般高,加上在監管機構的「關註」下,保費融資即使再增加,或未必如數年前般熾熱。反而保監局擬把其監管規範化,其一原因或是為未來大灣區落實「保險通」作好部署。
文章標簽:保費融資或保單貸款比較 香港保險業新聞